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人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解读
【导读】在历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身心发展的考点常常出现,为了能够帮助各位考生顺利掌握此类知识点,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更多有关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请及时关注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1.顺序性
概念: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启示:循序渐进
2.阶段性
概念: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体特征不一样,进而面临的任务也不一样。
启示: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注意: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
顺序性强调发展是个由低到高,连续不断的过程,方向不可逆,顺序不可变。
而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由于特点不一样,任务也不同。
例1.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是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中学是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A。解析:这里强调的是人的思维发展是有低向高逐渐发展的,体现发展的顺序。
例2.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学习的是简单的加减运算,到了中学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所以学习较难的立体几何和函数运算,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解析:这里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思维发展特点不同,使得学生学习的任务也不一样。
3.不平衡性
概念:一方面,强调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启示:抓住“关键期”、“最佳期”和“高速期”(“关键期”一词最早由劳伦兹提出)
注意:不平衡性是指个体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是个体一个人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的对比。
例:成人高考很多人考很多年都考不上,相较而言十五六岁的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是主要是因为人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答案】B。解析:成人难易通过高考是因为他们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记忆等多种机能下降,体现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4.互补性
概念:一方面是身身互补,例如:盲人,视觉缺失,利用听觉进行弥补;
另一方面是身心互补,例如:身残志坚,残疾人也可参加运动会为国争光,使用心理的意志力弥补身体的不足。
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差异性
概念:一般分为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种,群体差异体现在男女性别上,比如男性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擅长感性思维。而个体差异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比如同一年龄的孩子,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启示:因材施教
例:王老师所带六年级三班的学生,针对其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这体现王老师教学中遵循了人身心发展的( )。
A.个体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解析: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体现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
【导读】在历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身心发展的考点常常出现,为了能够帮助各位考生顺利掌握此类知识点,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更多有关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请及时关注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1.顺序性
概念: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启示:循序渐进
2.阶段性
概念: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体特征不一样,进而面临的任务也不一样。
启示: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注意: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
顺序性强调发展是个由低到高,连续不断的过程,方向不可逆,顺序不可变。
而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由于特点不一样,任务也不同。
例1.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是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中学是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A。解析:这里强调的是人的思维发展是有低向高逐渐发展的,体现发展的顺序。
例2.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学习的是简单的加减运算,到了中学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所以学习较难的立体几何和函数运算,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解析:这里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思维发展特点不同,使得学生学习的任务也不一样。
3.不平衡性
概念:一方面,强调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启示:抓住“关键期”、“最佳期”和“高速期”(“关键期”一词最早由劳伦兹提出)
注意:不平衡性是指个体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是个体一个人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的对比。
例:成人高考很多人考很多年都考不上,相较而言十五六岁的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是主要是因为人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答案】B。解析:成人难易通过高考是因为他们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记忆等多种机能下降,体现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4.互补性
概念:一方面是身身互补,例如:盲人,视觉缺失,利用听觉进行弥补;
另一方面是身心互补,例如:身残志坚,残疾人也可参加运动会为国争光,使用心理的意志力弥补身体的不足。
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差异性
概念:一般分为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种,群体差异体现在男女性别上,比如男性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擅长感性思维。而个体差异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比如同一年龄的孩子,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启示:因材施教
例:王老师所带六年级三班的学生,针对其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这体现王老师教学中遵循了人身心发展的( )。
A.个体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解析: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体现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加入考生交流群 免费领取资料
扫码加入福建教师招聘考生交流群,教资每日一练、考试资料、考试提醒等,教务老师全天在线答疑,快扫码进群吧!
- 2022福建厦门市同安区教... 2022-06-28
- 2022福建厦门市科技幼儿... 2022-06-28
- 2022福建南平延平区招聘... 2022-06-22
- 2022泉州石狮市后垵学... 2022-06-16
- 2022年福建厦门市思明区... 2022-06-16